越野跑路上胡思乱想之一
今日独自一人跑在山野间,开了许多的小差,想了很多,又什么都没想。 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可归结于一个词:死亡。只因生也有涯,才衍生出浮浮沉沉人间事。 几年前,我与家里老人闲坐于老家后门,突然间老人说了一句话,内容记不清了,但我永远记得当时的震惊,那时起,我便换了一个角度,把独立的视角重新拉回自己。这么多年过去,依然想不明白,不过换了一个新的生活视角,看看自己,看看周遭的人与事,慢慢看,慢慢想。 一个不完整的个体如何变得独立完整,值得努力一生。
今日独自一人跑在山野间,开了许多的小差,想了很多,又什么都没想。 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可归结于一个词:死亡。只因生也有涯,才衍生出浮浮沉沉人间事。 几年前,我与家里老人闲坐于老家后门,突然间老人说了一句话,内容记不清了,但我永远记得当时的震惊,那时起,我便换了一个角度,把独立的视角重新拉回自己。这么多年过去,依然想不明白,不过换了一个新的生活视角,看看自己,看看周遭的人与事,慢慢看,慢慢想。 一个不完整的个体如何变得独立完整,值得努力一生。
过往听过的、看过的故事纠缠反复,一时竟也无法分清梦里梦外。 如一个演员,演绎着真实的人生,感受世事变迁,沉醉不知归路。
回老家看了看 隐约可见的田埂 没有多少人走的痕迹 老人走不动 年轻人不走了 回不去又抛不下的故乡 每一次接触都是一次割裂
“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,那就是自杀。”这是加谬写在《西绪福斯神话》的第一句话。荒诞是坚持不懈的,不能解决。加谬认为自杀是对荒诞的投降,活着,就是使荒诞活着,反抗这样的荒诞就把其价值给了人生。反抗贯穿者生存的始终,恢复了生存的伟大。最后他“拒绝自杀”。 “我让西绪福斯留在山下!人们总是看得见他的重负。西绪福斯叫人以否定神祇举起巨石的至高无上的忠诚。他也断定一切皆善。这个从此没有主人的宇宙对他不再是没有结果和虚幻的了。这块石头的每一细粒,这座黑夜笼罩的大山的每一道矿物的光芒,都对他一个人形成了一个世界。征服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。应该设想,西绪福斯是幸福的。 现在我们追求的“仪式感”,是消极的,是不抵抗,是因为我们认为“推石”是不“幸福”的。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反抗,会带来一种虚无感,想来我们应该做的是找到自己的生存哲学。
没想到10多年过去了,重看《Lain》,依然感慨良多。25年了,这部动画不为人知却又悄然流行着。 初识 “Lain” ,还是大学的时候,贴吧正繁荣,洛叔在L吧写了一篇 “写在未开始之前的开始” 。那段日子正是我人生中最昏暗的日子,在悲观中积极找寻着方向,很难说 “Lain” 给我带来了什么。 此刻,行驶的大巴车上,看着有关“Lain”的剪辑,放任悲伤在体内蔓延,凝固的时间碎片里不止是记忆,还带有过去的情绪,沉静在此刻,看向自身,依然带着一丝丝热烈的绝望。
多年以后,面对此部短片,不禁回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。当时,我们站在食堂门口台阶上,面朝东方,阳光从右上方射过来,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,并不刺眼。 对着吵吵闹闹的人群,你突然开玩笑的说了一句话,片刻的心慌,随后是如释重负,你看到了我,接纳了我。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那片刻时光,我们将远去,奔向没有远方的远方。
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他的妹妹,并完美逃出凶案现场,没有留下任何证据。他杀人不是为了抢夺财物,或一时冲动,他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价值准则。主人公在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心理煎熬后,最终向警察自首,被判流放至西伯利亚接受二等苦役八年。 何为“罪与罚”?我并不想聊这个。 我不是向你下跪,而是向人类的一切苦难下跪。 拉斯柯尔尼科夫向索尼娅下跪并说出了上面这句话。 本书里面的大部分人物生存环境都是恶劣的,黑暗、拥挤、吵闹、老鼠等等,描绘了当时俄国底层甚至是普通人民的生活状态。他是向索尼娅说明他看得起索尼娅,可以做他妹妹身边。索尼娅所受的沉重的苦难,是因为需要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们。而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依靠母亲的养老金和妹妹做佣人赚钱养活的。 终了,拉斯柯尔尼科夫在西伯利亚获得了新生和蜕变,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。我们还在这个世界活着,读着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新生活。
引用:比美更美的是美的毁灭 金阁是什么? 沟口从小是听着父亲讲着的金阁的故事长大的,以至于沟口认为地面上再没有比金阁更美的东西了。 当父亲领着沟口第一次看到金阁,发现金阁“只不过是一座陈旧而灰暗的小小三层建筑,屋顶的凤凰看上去只能像乌鸦一般。”沟口开始怀疑金阁掩饰了其美丽。回到安冈后,时间和距离推移,金阁更美了,金阁在沟口心中多了抽象的美。 战时,京都可能会遭到空袭,金阁会被毁灭,此刻金阁又多了一层悲剧之美。会被烧毁的金阁与沟口在此意义上平等了,他认为自己与金阁联系起来了。金阁之美束缚于形态,明天金阁也许就会被烧毁。 在工厂里听到停战诏书广播,沟口想到的只是金阁,金阁同沟口的关系变了,金阁又成了永恒的、绝对的金阁。 某天,沟口领着带着日本女人的外国兵参观寺院,半路上女人同外国兵发生了口角,外国兵命令沟口踩那女子,沟口感受到了爆发性的喜悦,“那透过我的长筒胶靴所感受到的女人的腹部、那媚人的弹力、那呻吟、那像被压碎的肉泥绽开的花儿”,自我毁灭的美。 最后在“天生的、自然形象的、汹涌澎湃的”海边,面对波涛,迎着狂暴的北风,沟口心中产生了烧掉金阁的念头并付诸行动了。金阁终于被烧毁了。
“今天,妈妈死了。也许是在昨天,我搞不清。” 一个程式般的叙述奠定了全篇的基调,正如片名,主人公默尔索全篇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观察着他人与自身。 默尔索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公司小职员。母亲的去世,似乎也没对他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,依然过着安稳平静的生活,和情人约会、看电影、上床。当情人问他是否愿意与她结婚时,他说结不结婚都行,如果她要,他们就结婚。 默尔索偶然的搅进了朋友与阿拉伯人的冲突,并枪杀了其中一人。在最后的判决中,一切有回到了开篇——由于默尔索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泣,却抽了一支烟,喝了一杯咖啡加牛奶,检查官最终判决将这个“没有灵魂,没有丝毫人性,没有任何一条在人类灵魂中占神圣地位的道德原则”的人在广场上斩首示众。 在等待行刑的牢房里,他对神父扯开嗓子,“大家都是幸运者,世界上只有幸运者。有朝一日,所有的其他人无一例外,都会判死刑,他自己也会判死刑,幸免不了。” 小说中默尔索的生活是一成不变、没有波澜的。他会“抬头望着天空,一直这么待了好久”,他会“盯着灯光亮堂、行人熙攘的人行道”直到眼睛有些发累,他会看“一只猫慢吞吞的度过空寂的街道”。在故事外的读者眼中,他或许是孤独的,但在以默尔索为视角的故事里,他却觉得“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,现在依然是幸福的”。 死,生之所依。
人生就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? 我认为人生不只是快乐的合集,有的人是靠着悲观乃至绝望走过来的。 一个乐观的人不会比悲观者了解世界更多,一个绝望的人所怀的希望也不会比乐观者更少。 存在,必须不依赖除自身外的任何之物。